欢迎访问《张家界学院报》校报 -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第244、245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新时代文艺与文艺理论的中国风格”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简繁 肖良平查看:238


高端论坛现场 胡峻瑜/摄



  4月21日至22日,中国中外文学理论学会“新时代文艺与文艺理论的中国风格”高端论坛在张家界举行。全国50余名文艺与文艺理论方面的学者、专家、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深入探讨新时代中国文艺与文艺理论风格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中国的文艺事业建设发展提出“良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江教授、高建平研究员、丁国旗研究员,吉首大学副校长王绯,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罗惠缙、张家界学院院长简德彬,以及来自深圳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与会专家、学者在论坛中畅所欲言,共同探讨有关文艺理论发展的新思路,为探索中国新时代文艺理论的中国风格碰撞出火花。学院教师蒋虹、胡显斌等在论坛上发表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
  蒋虹以“从《红楼梦》文学文本的三种研究思路看中国文论的问题与创造”为题,讲述了传统方法、西方理论、从西方转向传统三种“红学”回归文学文本研究的思路。她认为三种思路分别存在着文学工具化、文学性批判、文学理论原创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中国文艺理论的创造问题。胡显斌以湘西形象为例,讲述了西方形象学理论的中国化。他提出要跳出湘西看湘西,湘西在地域、文化中的定位与中心文化圈和中心的话语表述者有着密切联系,西方形象学理论或许可以成为议题的研究方法。
  22日,专家学者在我院继续围绕“新时代文艺与文艺理论的中国风格”的话题进行研讨。著名诗人、学院教师刘年对“诗歌的世界”进行了探讨,并现场朗诵了诗作《写给儿子刘云帆》《毛岩河》,诗作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赞赏。我院院长简德彬结合自身多年来对美学研究的成果和心得,讲述了自己对中国文学理论中国风格议题的看法,他表示,要自觉主动设置议题,要注重思想、理论的原创,并提出标识性概念。
  本次高端论坛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主办,由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与张家界学院共同承办。(文/简繁 肖良平)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039次访问,全刊已有83945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