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张家界学院报》校报 -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第228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风筝的

作者:(作者为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查看:65

  长大后的我,也曾好几次见过一些脏兮兮而又眼巴巴的小孩子。他们睁着溜圆的眼睛直勾勾地凝望着自己想要而又没有的东西。那专注的神情所流露出来的渴望,我是深知并且熟悉的。小商铺里,要是谁家的父母亲从广东回来了,给儿子买新奇的玩具或是眼馋的零食,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也凑前去眨巴着眼睛盯着,暗暗地吞咽口水。
  实则在早些年,与他们年龄相仿的时候,我也做过类似这样的事情。毫不保留地说,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下孩子,住在一个不太富裕的村子里,长辈们早出晚归的身影和小孩子们渴求的心理是一样的迫切和司空见惯。打小,父母亲的模样在我脑海里就没太深刻的印象。他们常年外出打工攒钱,每逢过年时节才回家一次,也总还只待个十几天。也许是生活里没怎么出现过父母亲,所以我也挺没心没肺地跟着外公、外婆过着。没什么想念。
  可是,乡下的老人家们有一些隐藏的习惯,在我们孩子看来简直很要命。就像节俭,平白地就让小孩子与他们简单的心思绝了缘。没有高大上的玩具,就整天只能与泥巴、石头和水为伍,没有零食吃,口馋时,会偷偷地捡别人吃剩下后扔地上的东西。后来上小学了,我都没怎么从大人手里讨到过零花钱,那时候每天的吃食就是饭,每天的游乐场就是整个大自然,所以,当看到别人花钱买宝贝一样的东西,总是又好奇又稀罕。为此,我曾不耻弯下腰捡过别人嚼过的口香糖。现在放假回家,有时候看到屋门前玩耍着的一群泥猴儿,或是看他们遮遮掩掩伸出的双手,我都会心一笑。这种感觉有点像监考的老师看着底下学生偷偷摸摸地忙碌着,就是不揭穿,其实,心儿跟明镜似的,还偷着暗爽呢。
  记得在小小读书郎的年纪,每天放学我最讨厌就是听到老师说要布置家庭作业,第二天要检查或是抽背课文。一天就那么会儿时间,还上了一上午的课,还要完成作业,几乎都不能尽兴地玩耍了。所幸老师的话,让坐在教室的我只感到瞬间的难过,随后,那话音就不知被风拖到哪个犄角旮旯里暗自逍遥去了。虽然,我不把家庭作业当回事,也没少为缺作业而挨批,甚至被处罚留校搞卫生,但是,我上课的状态还挺那么像回事。有一次上语文课,学到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我精神倍儿爽地跟着老师朗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当时傻萌傻萌的我,眼里就容下了“放学早”这三个字,雀跃的心情,顿时觉得紧跟其后的“纸鸢”名字都变得好听起来了。老师极尽她渊博的知识,给我们阐述“纸鸢”的由来和它的趣味。原来,纸鸢就是一只风筝嘛。反正之前,我是没见过亦没玩过,但“风筝”这个词我第一次知道了。
  如果,一个人突然对某件事感兴趣了,那必是已经见过了的。应该还是在读小学的年龄,只是较以前稍大了几岁,我见过风筝。邻家的小舅舅,他妈妈从广东回家了,后来他就有了风筝,一只漂亮的大蝴蝶。记不清他妈妈是从广东给带回来的还是去镇上赶集的时候买的,不过十五块钱的价格我倒是记住了。所以没有妄念。但是,对美艳的风筝我倾心了,感兴趣了,也起了痴念罢,时常梦里都是它的影子。
  然而,最让我惊艳的是那个晴朗的午后。放学归来后的我,听说他们要去放风筝,扔下书包,饭也顾不上吃就跑出去了。小舅舅拉长了线,后面一个人托着风筝的身体,两个人一起跑着,不久风筝就上了天。我站在远处,看着它自由翱翔的身姿和绚丽的色彩,心情一下子就轻松了。这是孩子们的第一次,也是风筝的第一次,更是我记忆里仅有的一次。
  小孩子的喜欢向来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失宠的风筝后来一直被悬挂在一面没有太阳光的墙上。我经常去看它,顺便摸摸。可是不久,它就慢慢褪色了,甚至还出现了漏洞在它薄膜的翅膀上。我没有放飞它的权利,甚至亲眼目睹它被主人给当垃圾处理掉了,那残破的躯体让我伤心了整个春天。最终,它没再飞起来过,永失自由。命运的线扯住它,吞噬了它。此后,在我离开家之前我都再没见过风筝。
  人一辈子的精力只够爱一个人,而我却用了大部分精力去爱了一只风筝。我感受到了风筝的念,却拯救不了它的念。深深地愧疚感,让我对风筝再也没有念。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397次访问,全刊已有840437次访问